台灣燈會這樣玩1/打卡4大展區尋兔蹤 融入科技感受沉浸式體驗
睽違23年重返台北的「台灣燈會」,即將於2月1日試營運、2月5日至19日正式在台北登場,預估將吸引大批旅客前來賞燈。應景兔兔燈具作品日前已陸續現身各大展區,吸引不少民眾過年期間搶先尋找兔子蹤跡。今年台灣燈會規劃4大展區、1座主燈、6座副燈,展出300件以上作品並串連12個行政燈區,使台灣燈會與台北城市有更多深入又有趣的融合。
4大燈區各具鮮明特色,像是橫跨國父紀念館及北市府廣場(南、北兩區)的「中央展區」,包含1主燈、3副燈、6大燈區,主燈「玉兔壯彩」座落於國父紀念館,造型回歸值年生肖玉兔,呼應「光源台北」主題,三座副燈分別以「蟠龍獻瑞」致敬千禧年台灣燈會九龍燈意象;還有「從心出發」以感恩之心感謝疫情期間辛勞的醫護人員;以及「躍動未來」打造有別傳統花燈形式的科技副燈,展現台灣燈會從經典到創新的精神。
而「光展區」網羅國內外視覺、數位、建築等領域知名藝術團隊,民眾只要搭乘捷運板南線到「忠孝復興站」、「忠孝敦化站」及「國父紀念館站」即可沿路欣賞作品。其中台北東區的遠東SOGO復興館前,展出由知名裝置藝術家陳普打造、近12米高的巨型作品「未來‧穿梭•兔子洞」,象徵一座通往未來無限想像的通道;SOGO忠孝館前則有藝術家吳騏創作的「Hi Hide」,表達在這個世代,人們有時想躲起來,卻又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狀態;還有多次參與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的日裔巴西籍藝術家大岩奧斯卡(Oscar Oiwa),也為2023台灣燈會創作「光兔現蹤 Light Rabbit in Taipei」,設置在捷運板南線國父紀念館站1號出口站體上方,透過光兔仰望地球上的大型城市,展現台北也是地球村上的一員,充滿國際性與現代性。
位於松山文創園區的「源展區」,則擁抱來自各地的多元文化,利用不同族群的語彙文字、音樂旋律與圖騰符號,帶給民眾豐富故事與內涵。例如藝術家王文志以竹材編織的作品「我們在這」,藉由竹材的堆積與延展,象徵各種生活的挑戰磨練,也譬喻新住民們以溫柔又堅定的態度,守護家園的未來;「和祖靈對話的路徑」這件作品則以原民部落中重要精神象徵—火塘(堆)為造型,輔以裊裊白煙,表達跨越人與靈的界線,將白煙乘載的族人情感、思念、關愛,通向祖靈的路徑,並藉此表達對生活的祈求及未來的想望。
信義商圈則是「未來展區」的主要場域,結合AR、5G傳輸等科技及直播節目,將嶄新科技運用在燈會作品中。其中由西班牙設計師兄弟檔BROSMIND創作、位於忠信廣場上的「光能使者」,像是特地從宇宙遠道而來,要傾聽地球上人民的祈福;位於ATT 4 FUN和微風南山間、宛若大型太空船的「重新啟動」,是由奧圖碼科技及光癮嗜艷合作打造沉浸式環景投影空間,民眾走進其中便像穿越異世界,可飽覽光影變化及影像帶來的3分鐘震撼視覺、聽覺饗宴;再往南走,位於四四南村的「聚聚亭」,則運用雷切金屬彎版層疊8個模組,象徵相互支撐、凝聚共識的力量。
2023台灣燈會
日期:2月1日至4日,除國父紀念館中央展區不開放,光、源、未來展區都會進行試營運;2月5日至19日各展區正式開放
官網:https://tw-light.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