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宜作家說菜:尋潮汕、福州、檳城,華人移民小吃身世
一道菜的產生或食譜的習得,大多與家族移動軌跡、長輩傳授,或為著子女調整並變化有關,此次我們邀請多位作家,依出書時間新舊排序,從說菜中品嘗其人生況味。
從2011年《臺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到2018年《啊,這味道:深入馬來西亞市井巷弄,嚐一口有情有味的華人小吃》,再到剛問世的《喔!臺味原來如此》,美食採訪經驗豐富的陳靜宜,起初專注菜色本身探討,之後愈發著重背後歷史脈絡,她篩選出二十道以閩南為主的常民小吃,不只講在台變化,也跨境中國潮汕、福州地區,及馬來西亞檳城等地,從小吃異同中帶出華人移民軌跡。
以擔仔麵為例,最早是來自漳州的洪芋頭,落腳台南後依據在漳州學習的肉燥做法,搭配蝦殼熬湯,挑擔沿街賣麵。陳靜宜走訪發現,擔仔麵可能有同胞兄弟,包括廈門的「廈門蝦麵」及檳城的「福建麵」(馬來西亞其他地區稱「檳城蝦麵」),它們都以蝦頭、蝦殼熬湯,並都使用鹼麵。「綜觀背後,三地都是福建人的落腳處,廈門原本就位屬閩南,而台南以漳、泉移民居多,檳城也以閩南移民居多,又皆為靠海,蝦類取得容易。」擔仔麵慣例是使用火燒蝦,廈門蝦麵則用當地野生狗蝦,檳城福建麵還有「片蝦」技巧,將蝦對半再對半地剖開,以充數量。
「其實隔一條街或年代,做法就可能有差異,我只能盡量呈現看到與問到的。」陳靜宜表示或許會有人認為書中部分吃法有誤,但那可能是時代或地域切點不同造成,她只能以眼前所見為本前溯,而非給出一個釘死的答案。「就像擔仔麵,雖然肉燥做法在漳州習得,但我在漳州市並未看到肉燥入麵的做法,為何到台南有變化不得而知,但我也發現漳州人很愛吃滷味,在豆花與鼎邊銼中都會加。」
說到豆花又是另一趣味,像台灣愛以紅豆、花生等豐富配料加糖水,在漳州卻搭配粉絲、瘦肉等當主食入口,陳靜宜書中提到,「在台灣、新馬、港澳的甜豆花多源自潮汕人之手。」不過因時因地不同,潮汕豆花傳統吃法是不摻水、加糖粉的乾豆花,還在豆漿中調入米漿,呈現類似碗粿的質地。
食物的變化、吃法都無絕對好壞,我們常指稱某些店家「不道地」,但其做法可能是因應時代而生,陳靜宜希望帶出「學習擁抱不同」的觀念,「每種小吃都不會無中生有,我們也不需因立場不同急著否認原鄉,例如祖先來自廈門或同安都有其意義,應吸收優點來壯大自己,同時當我們愈看重一樣小吃,才有讓它變得更加精細的可能。」
陳靜宜
飲食採訪經驗近20年,目前擔任雜誌專欄作家與特約採訪,近10年聚焦台菜的系統性爬梳,6月出版《喔!臺味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