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GPHG錶界奧斯卡入圍(六) 時間精準度獎
英文「chronometry」指的是「精確時間計算(precision timekeeping)」以及相關的科學,能達到chronometry所要求的高精準度,就是「chronometer」,也就是一般中文翻譯的「天文台鐘(錶)」,專用在海事上就成了「航海鐘(marine chronometer)」。
這個獎項如果單就時間準確度來比較倒也簡單,大家全部上測錶機一測,冠軍就出爐了。可是不行,瑞士早就有百多年歷史的天文台競賽,現在還分出一般組和陀飛輪組;而且陀飛輪這些構造複雜而嬌貴的錶款,通常是不會送去接受C.O.S.C.天文台認證的,不會有具體數據可以拿來比較。
所以GPHG這個獎項規定,參賽者至少要有一組陀飛輪或特殊擒縱結構,或是其他有助於提高時間精準度的裝置,比較的是對鐘錶學原理的運用,而不是實際效果。歷史上有很多這類的發明,彼此間沒有絕對優劣,效果也不盡然一致;在現代腕錶上,大家傾向從工藝及收藏價值,而非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待它們。少了實際測試數字,這個獎項就變得有點評審自由心證的味道,但至少是非常有趣的。
在鐘錶學上要實現真正變革是極端困難的,就跟要改造腳踏車的基本原理一樣,入圍者基本上都只是既有原理及結構的運用。IWC在陀飛輪下面加上一組彈簧式的均力結構來平衡擺輪游絲每一次的受力,CHRONOMÉTRIE FERDINAND BERTHOUD則是陀飛輪加上芝麻鍊,使均衡主發條的出力,兩種方式都已經有不少品牌推出同樣的設計。
ARMIN STROM沒有陀飛輪,採用的是「共振(Resonance)」原理,讓兩組擒縱的工作頻率自然保持一致,排除外力對擺輪的干擾,算是少見一點的設計,至少主流品牌是還沒有過共振錶款。ANTOINE PREZIUSO GENÈVE的賣相最好,三顆陀飛輪透過差速器彼此連接並安置一個大轉盤上,大轉盤每10分鐘繞錶盤一圈;陀飛輪因為彼此連接,也會形成共振效果。但這款錶已經在2015年拿過GPHG的技術創新獎,再得獎的機會可能不迥。
至於豪雅及ZENITH則是側重在材料方面,豪雅以碳纖維製成Isograph游絲,據説效果會比現在流行的矽材質更好。ZENITH是矽材質製成擒縱、擺輪、游絲合而為一的新式結構,將手錶的核心振頻由現在普遍的28,800擺一舉提高到十倍有餘的360,00擺,就提高準確來説,應該是最有效的方案,但兩個品牌少了傳統工藝的成份,會不會受到評審青睞,現在還很難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