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咖

坐在「島嶼上的飯桌」前 打開記憶食譜訴說土地故事

團隊跟著受訪者早起逛市場,記錄秀英阿嬤與孫女溫馨的互動。(圖/島嶼上的飯桌提供,以下同)

學會進而復刻這道菜?有一群隔代教養的年輕人組成團隊「島嶼上的飯桌」,三年多來採訪全台各地至少五十位長輩,記錄一道對他們別具意義的家常手路菜,也透過他們的人生投射出時代縮影。

飄著蛋花、香菇與小里肌香氣的打滷麵,也藏著陸以寧的外婆曾於廚房間忙碌的身影。

團隊將這些訪談紀錄集結成《島嶼上的飯桌》一書,近期才正式出版,淺談最初,核心成員之一陸以寧可說是計畫發起人,讓她起心動念的契機便是因為大二時外婆的突然離世。由於父母忙碌,她和姊姊從小由外婆帶大,餐桌上的酸豆角、餃子、蔥開煨麵等都是難忘的家常味。陸以寧藉由訪談母親與姨媽,開始透過不同視角補足外婆的完整面貌,也才了解她如何因為一場旅行意外來到台灣,又因時代動盪回不到天津家鄉,而姨媽協助陸以寧復刻的一道「打滷麵」,便是她心心念念的外婆拿手菜之一。

洪薏淳(右)與阿嬤共製「柴把湯」。

而另一核心成員洪薏淳除了做為主要文字寫作與訪談人,也在書中留下與自家阿嬤一同製作的「柴把湯」。她笑說自己兒時缺乏安全感,當阿嬤在廚房忙進忙出時,她總是必須巴著阿嬤、眼神無法離開一瞬,而阿嬤總嫌她在廚房裡「礙事」,只有在做「柴把湯」時,才會因為需用金針綑綁香菇絲、瘦肉絲與酸菜絲的細緻動作,找來她一起幫忙。這個看似平凡的菜餚,也為逐漸遺忘世事的阿嬤留下難得紀錄。

澎湖秋芳媽媽製作的「大蛤飯」,藏著慎終追遠的心意與在地人的智慧。

當然故事並不總是感傷,負責團隊影像工作與危機處理的陳奕璇,就以頗感新奇的眼光提到澎湖的「大蛤飯」,原來在大家習以為常的常見粽子中,澎湖人竟然還有在清明時會吃的貝殼粽,透過當地一位秋芳媽媽的教導,讓團隊品嘗到用大蛤包覆狗蝦與糯米飯的美味,才得知曾經資源匱乏的澎湖人,如何善用食材準備祭祖料理。

「島嶼上的飯桌」團隊也走訪原民聚落,希望挖掘不同族群的故事。

1個月份免費吃!果乾品牌期間限定活動,水蜜桃果乾真的超涮嘴!

走過台灣各城市、離島與原民聚落,「島嶼上的飯桌」團隊希望透過一道道家常菜色與背後的長輩人生,在打造「記憶食譜」同時,進一步爬梳台灣歷史脈絡,以及各族群也許早被遺忘的故事。記者訪談團隊的內容,也於Podcast「吃貨遊樂場」中拆錄兩集呈現,「一菜一故事 島嶼上的飯桌」上集於今(7)日上線,聊團隊自身故事與計畫緣起,下集則將於10/14上線,走進實際訪談長輩之後,歡迎大家一同收聽。

Podcast

Youtube

猜你喜歡

TOP

  1. 氣質小姐姐最該學的優雅派對妝畫法!低調又耐看真的愛慘了!
  2. 用料理揭露福爾摩沙多元面貌 台中小酒館從歷史發想菜色 獨創「溜汁」開啟味蕾新體驗
  3. 2024年最後一波水逆11/25開始!尤其是「射手座」要小心為上!
  4. 台北老宅最新景點推薦!坐落於赤峰街商圈的「Coach Play Chifeng St.」概念店、大稻埕巡香地標的「Jo Malone London形象概念店」真的好逛又好拍!
  5. 食材自己種、醬油親手釀    德國米其林二星餐廳讓「永續」變有趣